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青春小说 > 其他类型 > 误惹病娇长公主,尚书大人夜夜被虐哭宁煜沈琰全局

误惹病娇长公主,尚书大人夜夜被虐哭宁煜沈琰全局

杏风 著

其他类型连载

都城,天福客栈二楼雅间。酒樽僵在嘴边,沈琰冷峻的脸上露出几分疑色:“她当真这样说?”宁煜眉头拧成八字:“半点不假!我看她这七年在匈奴,好的没学到,尔虞我诈倒是学了不少!”沈琰沉默着饮下了手中的酒,缓缓放下酒樽:“殿下打算如何?”“我!”宁煜猛地停住,左右环顾无人,还是沉眸压低声音道,“你知我向来对权势不感兴趣,但母妃之愿,我也不能不顾。”这些年来他何尝不知道母妃的想法,只不过在宁云舒没有当面戳破之前他都佯装不知。“可哪怕我真要争一争这王储之位,也不需要她来帮忙!”宁煜语气之中带着几分恼怒,“她自作主张去找父皇,走了如此一步险棋,置我和母妃于何地?!”沈琰又饮了一口酒没有作声。脑海里不仅想起那日在太极殿外,她看着他的眼神是如此冷漠,却...

主角:宁煜沈琰   更新:2025-01-23 16:1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宁煜沈琰的其他类型小说《误惹病娇长公主,尚书大人夜夜被虐哭宁煜沈琰全局》,由网络作家“杏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都城,天福客栈二楼雅间。酒樽僵在嘴边,沈琰冷峻的脸上露出几分疑色:“她当真这样说?”宁煜眉头拧成八字:“半点不假!我看她这七年在匈奴,好的没学到,尔虞我诈倒是学了不少!”沈琰沉默着饮下了手中的酒,缓缓放下酒樽:“殿下打算如何?”“我!”宁煜猛地停住,左右环顾无人,还是沉眸压低声音道,“你知我向来对权势不感兴趣,但母妃之愿,我也不能不顾。”这些年来他何尝不知道母妃的想法,只不过在宁云舒没有当面戳破之前他都佯装不知。“可哪怕我真要争一争这王储之位,也不需要她来帮忙!”宁煜语气之中带着几分恼怒,“她自作主张去找父皇,走了如此一步险棋,置我和母妃于何地?!”沈琰又饮了一口酒没有作声。脑海里不仅想起那日在太极殿外,她看着他的眼神是如此冷漠,却...

《误惹病娇长公主,尚书大人夜夜被虐哭宁煜沈琰全局》精彩片段

都城,天福客栈二楼雅间。
酒樽僵在嘴边,沈琰冷峻的脸上露出几分疑色:“她当真这样说?”
宁煜眉头拧成八字:“半点不假!我看她这七年在匈奴,好的没学到,尔虞我诈倒是学了不少!”
沈琰沉默着饮下了手中的酒,缓缓放下酒樽:“殿下打算如何?”
“我!”宁煜猛地停住,左右环顾无人,还是沉眸压低声音道,“你知我向来对权势不感兴趣,但母妃之愿,我也不能不顾。”
这些年来他何尝不知道母妃的想法,只不过在宁云舒没有当面戳破之前他都佯装不知。
“可哪怕我真要争一争这王储之位,也不需要她来帮忙!”宁煜语气之中带着几分恼怒,“她自作主张去找父皇,走了如此一步险棋,置我和母妃于何地?!”
沈琰又饮了一口酒没有作声。
脑海里不仅想起那日在太极殿外,她看着他的眼神是如此冷漠,却在面对匈奴人信物之时是那般情真意切。
心下不知为何,竟泛起一丝苦楚。
“但她此番,毕竟是为殿下谋划。”沈琰淡淡说着。
宁煜气得拍桌:“都是为了我?!母妃不知实情便罢了,难道我还能不知?她分明是因为当初之事心中有愧,所以才一回宫便迫不及待弥补罢了!”
沈琰眸中染上一丝疑惑。
宁煜反问:“当年之事雪儿未曾与你说?”
“何事?”沈琰更是疑惑。
宁煜深吸一口气,回忆道:“当初和亲旨意下后,她是百般不愿,竟命宫人将雪儿绑到冷宫,企图逼迫雪儿替她和亲!”
沈琰瞳孔微颤,竟还发生过这种事......
当初他只以为她胆小怯弱不愿和亲,所以编造借口诬陷陌雪偷换令牌,可却没想到她能做出这种事来。
宁煜看他一副并不知情的模样,感慨道:“也就是雪儿心地善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也不让我告诉任何人,否则若是父皇知晓,她定免不了重罚!”
沈琰眼眸晦暗不明。
“云舒从小任性惯了,这七年在匈奴更是无人管教变得更加恣意妄为,宫里是留她不得。”宁煜郑重说着。
沈琰想起她在朝堂上的一言一行,虽沉着冷静远超常人,可每一句话却都叫人出乎意料。
或许宁煜说得对,她确实不该继续留在宫中,否则七年前对陌雪做的事情,若是再次上演又该如何收场。
“圣旨已下,长公主受圣恩久居宫中,殿下如何改变?”他道。
宁煜目光冷戾:“嫁人!”
沈琰顿了顿,眸色凝重。
“殿下该知晓,公主是和亲归来......”
宁煜自是知晓他的意思,宁云舒和亲七年人人皆知,哪怕如今有长公主的身份在,那些家世清白的优秀男儿断都是不愿意做这个驸马的。
“放心吧,此事我已有安排。”宁煜胸有成竹。
优秀的儿郎没戏,但至少也给她挑个品貌好的,有些身份的小官或大臣庶子。
一个和亲过的公主能够再嫁给这样一个驸马,也绰绰有余了,她当知足才是!
沈琰没有再说话,默默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
如此,也好。
皇宫,飞花殿。
宁陌雪坐在长榻上,左右宫女替其扇着扇子,案上白玉雕花圆盘之中盛放着降暑的冰块。
泉太医正替其认真把脉,随后起身禀告:“公主,脉象看来,您近来忧思过重,脾肺受之影响。微臣开些调理的方子,但还望公主能早日排遣忧思,莫再伤了身子。”
“嗯。”宁陌雪轻声应着长长叹了一口气,眼神楚楚,烦忧尽写在眼角眉梢。
她怎能不忧思。
宁云舒回来了,当年之事犹如一根刺,又从肉中长了出来,如何也拔不掉。
而且面对她的回归,皇兄究竟是怎么想的?琰哥哥又是如何想的?
如今宁云舒还被封为了长公主,身份已经在她这个明珠公主之上......
她知道她不该如此烦忧,不该去揣测这些,可她控制不住,她总觉得她似乎随时会失去一切。
近日连做梦都梦到了当初她才回到皇宫成为公主之时,她看见宁云舒被皇兄宠着,被母妃护着,身后还有琰哥哥宠溺望着。
她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幕,她心中有多么羡慕,甚至是有几分嫉妒。
同样是公主,她在民间过了十几年的苦日子,宁云舒却从小锦衣玉食被人宠爱,所以和亲一事,本也该宁云舒去的!
可谁知道抽令牌之时,她竟然会抽到那块代表和亲的......还好,还好最后宣布的名字不是她。
“公主?”泉太医又唤了一声,重复道,“公主请好生歇息,微臣告退。”
宁陌雪回过神来,蹙眉颔首:“多谢泉太医。”
她说完,身后的赵嬷嬷从怀中拿出一锭金子递去:“这是公主赏的。”
泉仁轻吸一口气双手接过:“微臣叩谢公主!”
见他接住金子,宁陌雪才试探问道:“听说前些日子长公主召见过泉太医?”
泉仁垂着视线,这宫里没什么消息是绝对瞒得住的。
“回禀公主,长公主体虚,微臣亦是开了方子。”
宁陌雪很是担心:“泉太医,你如实告诉我,姐姐身子究竟有何问题?那日在永宁殿,我瞧着便不对劲。”
泉仁额头冒出冷汗,两边都是公主,谁也得罪不起。
宁陌雪看出他的难处,道:“太医尽管放心,我只是太担心姐姐的身子。姐姐和亲定是吃了不少苦,如今回宫了,我定要好好照顾姐姐。”
泉仁眸色纠结,他答应过长公主不说出去的,可明珠公主又姐妹情深,都因为担心长公主而忧思过度了......
“泉太医明知长公主身体抱恙却不上报,如今在公主面前还闪烁其词,若是传到圣上耳朵里追究下来可是小罪!”赵嬷嬷厉声说着。
泉仁内心挣扎良久,跪地道:“公主恕罪,微臣答应过长公主不可说。但请公主放心,不出三月微臣定能令长公主痊愈。”
“不行,我要去找姐姐问清楚,若真是什么严重的病重,好请父皇多增派太医给姐姐!”宁陌雪说着便欲起身。
“公主!”泉仁无奈,面前之人可是皇上最宠爱的公主,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她!
只能是对不起长公主了......
“公主,微臣如实相告,但请公主务必替长公主保密!”
宁陌雪满脸真诚:“那是自然,我只想知道姐姐究竟怎么了,若无大碍我也方能安心。”
泉仁低声,紧着眉道:“长公主她是......染了脏病。”
宁陌雪闻言表情震惊到无以复加。
直到泉仁告退离开良久,宁陌雪才回过神来缓缓起身,脸色苍白:“嬷嬷,母妃现在何处?”
“回公主,这个时辰,贤妃娘娘应该与萧贵妃一同在礼佛。”
“此事重大,去佛堂......”说着,她连忙朝屋外而去。
她难以想象宁云舒堂堂一个公主竟然染了脏病!
若是传了出去,只怕是皇室的脸都要丢尽,兹事体大,她既然知道了就无法再装作什么也不知道。
虽是有些对不起宁云舒,可她是大肃的明珠公主,自是一切要以大肃为先!

太极殿殿内雕梁画栋,巨大的宫灯高悬,照亮了整个殿堂。
朝臣立于殿下两侧,其中二人正站在前方,龙椅上的人听着殿下二人各执一词眼神晦暗不明。
“皇上,胡人暴虐,张大人恐是不知。”沈琰沉眸扫了一眼身侧之人。
皇上亦将目光投向殿下之人:“张卿,大将军南征北战最是知晓胡人如何,即使如此,张卿还是执意要派使节前往?”
“是。”那人不卑不亢应着。
“可明知凶险万分,又有何人愿意前往?”皇上睨眼反问。
“臣愿亲自前往!”
彼时大殿门开,地平线初升的晨曦落入殿中正好覆上那人挺拔的身姿上。
“沈大将军与这位大人言辞激烈,不知是要派人去何处?”一道女声传来。
随着沉重的大门打开,宁云舒着一袭朱红色宫衣自逆光中而来,她径直朝殿前走去,从沈琰与另一人中间走过。
她侧头望去另一人,他长身玉立,面如冠玉,明明长了一双妖冶的狐狸眼,可偏偏眼眸之中是如遥远的星辰一般的清冷,又点染着读书人固有的几分温润。
他身着一袭白衣立在殿中,恰时朝阳覆盖他周身薄薄一层,风光霁月如一朵圣洁难攀的高岭之花,不染世俗的模样与这尔虞我诈的深宫格格不入,似有若无透出的禁欲之息更是叫宁云舒觉得她从他的身边走过都有亵渎之意。
竟是他......
她来到殿前停下步子,与那人对视间,唇角勾起一抹极浅的冷笑。
那人原本清冷的眼眸在与她对视的瞬间也发生了变化,朗星般的瞳孔遽然一缩,脸上难以隐藏不可置信的神情。
殿中众人在看清宁云舒后以后纷纷耳语起来。
七年过去,殿中多数人是不认得她的,一些老臣倒是依稀看出几分轮廓,一时间也不敢相信。
这些日子朝都有传言,说几日前有一乞丐拦路自称长乐公主而后被带回宫中。
可都过了这么些日子,皇上并未昭告天下长乐公主回朝之事,那拦路之人到底是何身份,长乐公主是否真的回朝了,一切尚未可知。
一旁沈琰深邃的眼中亦有震惊,但更多是困惑。
“儿臣云舒,拜过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宁云舒作揖叩首朝殿上之人行了一套大礼。
刹时间殿中众人噤若寒蝉。
云舒!是七年前被送到匈奴和亲的长乐公主之名!
她竟真的回来了!
殿上,皇上双手紧紧扶住椅龙椅,随即又缓缓松开,眸色沉了几分。
“舒儿为何来此?”威严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质问与不悦。
宁云舒颔首道:“七年未见,儿臣对父皇朝思暮想。儿臣回宫数日,今日身子才好转,是以迫不及待来拜见父皇,着是坏了规矩,儿臣甘愿受罚!”
闻言,皇上眼中多了一分动容,无奈叹息,瞧着殿中跪着的人身形单薄,似一阵风都能吹倒。
“是啊,都整整七年了......抬起头来,让朕瞧瞧。”
宁云舒抬眸朝殿上望去。
只一眼,皇上与众臣皆倒吸一口凉气。
就那张面黄肌瘦的脸,实在难以想象能是一位公主。
皇上一时间语塞,记忆里舒儿是一副肉乎乎的包子脸,双眸也应该如宝石般璀璨的。可如今眼前之人,脸颊深深凹陷,眼神黯淡无光,骨瘦如柴的身形比不上离宫前的一半。
这七年,她到底是受苦了,可她这却不是出现在此的理由!
皇上的眼神再添一分阴鸷。
“啊,公主平安回朝,真是天佑我大肃,恭迎公主!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宰相罗永最先反应过来,上前一步高呼着跪下。
除了沈琰与另一人,其余众臣见状纷纷效仿,齐齐下跪:“恭迎公主!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这一幕任谁看来都是父女重逢的感人戏码。
宁云舒直直看着殿上的人,含泪扬起浅浅的笑意。
重逢?感动?恐怕殿上那位并非这般感受。
她回宫数日,难道龙椅上的人不知?
可他不仅未曾露面,甚至也不曾宣布她已经回朝的消息,其心可见一斑。
和亲公主私逃回朝,此事若传出去,皇室颜面扫地。
他是何想法,她心知肚明。
事关大肃天子威严非同小可,若此番不主动出击,只怕等来的是一道遣返匈奴的口谕亦或是一杯穿肠毒酒。
皇上的脸越加阴沉难测,他与宁云舒对视,犀利的目光似想将她看穿,她的眼里噙着泪,似是委屈,嘴角却挂着笑,又似运筹帷幄。
他一时间竟是有些看不明白。
“父皇。”宁云舒再次开口,目光缓缓看向一旁依旧站着的沈琰,“儿臣能有幸归来,多亏沈琰将军常隆一战大败匈奴将儿臣营救,还请父皇论功行赏!”
沈琰与皇上皆是表情一怔,她还是如七年前一般,谎话是张口便来!
朝臣都疑惑地等着二人开口,和亲了七年的公主莫名其妙回朝,定是要对文武百官与天下百姓有个交代。
皇上剑眉紧拧,若告诉天下他的女儿在匈奴遭受百般折磨,最后不是靠打赢胜仗将其风光迎回,而是靠她自己私自逃回来,岂不是叫人笑掉大牙?
笑他这天子无能,笑他大肃无能!
他决不允许此等事情发生!
想罢,他目光凝重看向沈琰。
沈琰与宁云舒对视间,看到她眼中的狡黠,那是七年前他从未在她脸上看到过的表情。
此刻眼前之人,竟是叫他觉得有些陌生。
回过神来,他朝殿上之人跪下,亦是知晓皇上想要的回答。
“皇上,胡人野心勃勃数次侵扰大肃,当年和亲之约早已作罢,臣遂趁匈奴败北之机将公主迎回!此乃微臣之责,不敢居功!”
皇上神情严肃,看向宁云舒:“匈奴背信弃义,不配与我大肃联姻!舒儿此番回朝,朕心甚慰!”
“来人,拟旨昭告天下,长乐公主和亲回朝有功,封为长公主,赏赐黄金千两,白银万两,绫罗绸缎百匹!大将军救驾有功,特赐丹书铁券,以彰殊勋!”
叫天下人都知道,这才是名正言顺!哪怕匈奴贼人再传出任何消息,那便都是不作数的诋毁!
沈琰怔住,丹书铁券,以铁铸之,朱砂书字,可免死罪,可庇家族享荣华无虞!
“皇上,臣......”
他开口拒绝的话却卡在喉咙之中。
他根本无法拒绝,宁云舒的话将他推上风口浪尖,认了是他救她回来,他便是欺君之罪。若是不认,那便是践踏了皇室尊严。
怪不得要赏赐免死金牌,原来如此。
他想明白了,便俯首:“臣叩谢隆恩!”
“父皇圣恩浩荡,儿臣叩谢!”宁云舒垂泪。
皇上深吸一口气,淡淡道:“都免礼吧。”
宁云舒起身,垂着头擦拭眼角泪水,唇角微勾。
“张知熹,长公主回宫事宜,便交由你去办吧!”皇上已没了早朝时的好脾气,挥手吩咐到从始至终一直站在殿中之人,“至于胡人之事,改日再议!”
宁云舒目光再朝那人望去,他站在明朗的朝阳里似遗世独立的仙人一般,朝着殿上浅浅作揖,声音清冷:“臣领旨。”
原来他叫张知熹......当年与他一路同行,她记得他这张好看的脸,却从不知晓他的名字。
宁云舒的目光一直落在他的身上。
“无事退朝吧。”
众人纷纷退下。
宁云舒看着那抹转身而去的白影迈开步子欲跟上。
“舒儿,你留下。”皇上目光锐利地落在了她身上。
她只能余光看着那人远去,欠身应承:“是。”

凤辇落在永宁殿门前,宁云舒睨眼看向门口站着的若干陌生宫人,不动声色将手中的狼牙项链藏进怀中。
“公主,应是贤妃娘娘来了。”桂嬷嬷认出门口的宫人,是贤妃宫里的。
宁云舒下了辇车缓步往殿中而去,殿里贤妃与宁陌雪听见动静亦是出来相迎。
“童童,你身子刚好,这是去了何处?”贤妃上前,一脸关切。
宁云舒瞧了一眼贤妃身后的宫女,原来是有人去告状了。
“母妃是为早晨之事而来?”宁云舒直接发问,太极殿的事情应该还未传到她们耳中才是,所以她们出现在此,只能是因为那件事情。
贤妃的关心僵在脸上。
宫人来禀告的时候她是不敢相信的,她的童童居然拔剑杀了人,虽说死个太监不是什么大事儿,但她不比七年前那般是众星捧月的小公主,如今总归是刚回宫来,放肆不得。
“童童,这些奴才疏忽,你交给嬷嬷去教训便是,何必大动干戈。”贤妃语气温柔。
宁云舒微微一笑,道:“母妃,匈奴人的脾性便是如此,能动手解决绝不动口,女儿在匈奴七年,这习惯一时间改不了。”
贤妃闻言蹙眉:“童童,你是大肃公主不是胡人!如今回了宫里,便要依照宫里的规矩办事。再说奴才的命也是命,断不可草菅人命。”
宁云舒饶有兴趣地盯着贤妃,她在后宫里是出了名的温婉恭顺,“奴才的命也是命”这句话从她口中说出来没有半点违和。
不过她记得七年前,在宁陌雪还未入宫前,那些奴才惹了她不悦,她随便如何惩罚,贤妃也没有责怪她半句过,怎么现在却开始为一个太监的性命而责怪起她了?
“母妃教训得是,儿臣知错。”宁云舒应着,脸上不带情绪起伏。
贤妃面露几许无奈:“母妃并非要斥责你,母妃只是担心你......总之记住,日后谨言慎行,莫再任性。”
宁云舒颔首,贤妃与皇上说的话倒是出奇一致。
宁陌雪上前,从怀中拿出一个精致的药瓶,柔声道:“姐姐,这是玄武军行军打仗用的伤药,对消除伤痕有奇效,你拿去试试,若是不够了,我那儿还有。”
宁云舒接过然后仔细打量药瓶,眼中染上几分疑色:“玄武军的东西怎么在你手里?”
她打开瓶盖倒出些许粉末,又嗅了嗅味道,果然......
闻言宁陌雪脸稍红了些,垂首道:“是琰哥哥给我的,前些日子琰哥哥回朝后便一直在教我骑马,我实在愚笨,下马之时摔破了膝盖,琰哥哥便送了许多这药给我。我见效果着实不错,想着来给姐姐用,姐姐那身上的伤痕......”
“嗤!”
宁云舒一声嗤笑打断了宁陌雪的话。
宁陌雪与贤妃面露疑色。
宁云舒看着那伤药觉得好笑至极。
刚才太极殿外,沈琰走后宁云舒便看见了地上瓷瓶碎片以及药渣,当时她不明所以,如今宁陌雪送来这伤药,无论是瓶子还是里面的药都和刚才太极殿外的一模一样,她也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想来方才沈琰是要给她送伤药的,不过因为提及匈奴人,他心中不悦便走了,还气得摔了药。
原来他给她的,也都给别人了,真是廉价。
“殿下?”桂嬷嬷目光瞧向门口。
宁煜身着一袭平民装束,气势汹汹径直朝宁云舒而来。
众人还未反应过来,宁煜一巴掌已经甩在了宁云舒脸上。
“煜儿!”贤妃大惊,忙拉住宁煜的手。
“公主!”桂嬷嬷亦是上前扶住身形不稳的宁云舒。
她捂住脸颊,嘴角一行鲜血流下,她抬眸恨恨看向宁煜。
“煜儿你为何如此冲动?童童她杀的只是个犯错的奴才,你何至于动手?!”贤妃埋怨说着。
“什么?!还杀了一个奴才?!”宁煜听后更是火冒三丈,“宁云舒你真是长本事了!”
贤妃和宁陌雪愣住,不是因为此事?那是发生了什么她们不知道的?!
宁煜指着宁云舒的鼻子,厉声道:“母妃、雪儿,你们可知道她做了什么!早朝时分她竟去了太极殿,胁迫父皇赐封她为长公主!”
贤妃倒吸一口凉气,踉跄退了一步,宁陌雪眼疾手快一把将其扶住,难以置信问道:“姐姐,你方才真是去了太极殿?”
“何必问她!我刚回宫便遇见了沈琰,他亲口所说!”宁煜朝宁云舒逼近,“你竟还敢让沈琰替你圆谎,你真是好大的胆子!”
听闻与沈琰相关,宁陌雪也坐不住了,连忙追问:“姐姐,你到底做了什么?此事与琰哥哥又有何关系?”
血腥味充斥着口腔,宁云舒从怀中拿出手绢擦拭着嘴角的鲜血,神情自若:“是,我刚从太极殿回来,叫沈大将军帮我圆谎是真,父皇赐封也是真。”
贤妃双手颤抖,难以置信看着她:“童童你糊涂啊!你如今是何身份,你竟敢做出此等荒唐之事!”
“母妃倒是说说,我是何身份?我不是这大肃的公主吗,我回朝拜见父皇,有何荒唐?”宁云舒语气平平,看着眼前这抓狂的三人,她心中莫名畅快。
“你!”宁煜再次抬手。
宁云舒扬起脸庞上前:“来呀!皇兄若藐视父皇赐封的长公主身份便尽情打死我便是。”
若只论身份品阶,她现在可是皇子公主之中最尊贵的存在,除非有朝一日宁煜能成为......太子。
宁煜的手悬停空中,气得五官扭曲。
“皇兄别打姐姐!”宁陌雪上前拉住宁煜的手,连连摇头,“姐姐这么做,定是有苦衷的,皇兄听姐姐解释。”
宁云舒淡淡一笑,目光冷冷地瞧向宁陌雪,她倒是人间清醒,宁煜要真是冲动把她打死了,那贤妃这么多年苦心经营的一切也就毁于一旦了。
“苦衷?!在我们面前,她谎称当初去和亲的应该是雪儿,说我们亏欠于她。但在父皇面前,她又换了副嘴脸邀功诿过,乞赏求赐。我今日就是打死她也不为过!”宁煜说着还想挣开宁陌雪动手。
桂嬷嬷一个箭步上前跪在宁煜面前:“殿下不要!”
“也轮得上一个奴才插嘴?!”宁煜气得一脚踹开她。
“嬷嬷!”
宁云舒惊呼上前。
桂嬷嬷被大力的一脚踹得翻滚了好几圈才停下,脸也因磕在地上而见血。
“嬷嬷......”宁云舒连忙扶起桂嬷嬷,眼中满是心疼。
小时候她一直都是由桂嬷嬷照顾,这么多年没见,她鬓间的白发多了,背也微微驼了,这七年,也是她一直守在永宁殿里等她回来。
“公主,您明明是为了殿下好,您快与殿下解释......”桂嬷嬷捂着胸口艰难发声。
宁煜皱眉:“什么叫为了我好?!”
宁云舒冷哼一声看向他:“我以为皇兄还如往昔一般,半点不想听我解释。”
宁煜还想骂些什么,但是话倏地哽在了喉咙里。
他想起七年前离开御书房后,关于抽取和亲令牌之事,她一直想要再解释些什么,可是他不愿再听,所以直到她上和亲的马车前,他都没再见她。
不过当初之事本就是她不愿和亲而撒的谎,怎可与今日之事相提并论!
昨日他受命出宫调查一桩案子,所以今日才未能回来早朝,可他刚赶回宫里便听沈琰说了大殿上的事情,自然是要来找她问个明白的!
“好,你说,我倒要看此番你又能编出何种谎言来!”宁煜拂袖站在原地。

暮色起华灯初上,保和殿内灯火通明。
皇上端坐殿上,殿下右侧坐的是后宫嫔妃、公主等人,左侧则是皇子、文武百官及其家室。
殿中歌舞升平觥筹交错。
今日这场接风宴乃是为宁云舒所举办,所以她坐在右侧离皇上最近的位置,依次才是贤妃、宁陌雪、萧贵妃、昌都郡主以及其余妃嫔。
在她正对面大皇子宁煜、二皇子宁南州、宰相罗永、镇关大将军沈琰、礼部尚书张知熹以及其余百官,座无虚席。
她抿了一口清酒,目光不经意扫视对面。
张知熹今日着一袭藏青色朝服,更显得深邃沉稳,他端坐在席间,左右都是尚书省的同僚。
今日人来了不少,许多大臣都携子入宫,妻女却未见。
“嬷嬷,去问问张知熹,今日宴会名单为何本宫未曾过目。”宁云舒吩咐。
“是。”桂嬷嬷领命后便从大殿后方朝张知熹的方向而去,殿中歌舞正盛,几乎无人注意到她。
桂嬷嬷来到张知熹身侧,他抬头认出了桂嬷嬷,随即视线朝宁云舒的方向看来。
宁云舒嘴角含笑,手中酒樽荡漾,只见嬷嬷嘴唇翕动,随后张知熹脸上似有一丝诧色,然后说了些什么。
“臣女婉乔见过长公主。”
宁云舒闻声看去身侧不知几时多了一个人,杏眸樱桃唇,笑容璀璨,竟有几分故人之姿。
记得七年前皇上封了个郡主为忘忧公主,让忘忧公主担起和亲重任。
可谁能料到匈奴人嗜血残暴,知晓这个忘忧公主不是皇帝的亲女儿,将其八百里加急送回了朝都来,并放话若和亲之心不诚,便兵戎再见。
她想起那个当年第一个被当作和亲公主送去的人便是这般眉眼,当初听闻她还有一个亲妹妹,无论是年龄还是容貌,都对得上了。
不过一个郡主为何会出现在今日的宫宴上?
陶婉乔看出她眸中疑色,解释道:“当年贵妃娘娘念长姊之功,不嫌臣女身份卑微收臣女做了义女。”
宁云舒瞥了一眼萧贵妃,她与贤妃二人正谈笑风生不知在聊些什么,二人从皇上还是太子之时便一直跟随,一向是姐妹情深的。
不过这么多年,萧贵妃一直无所出,也是幸得皇上宠爱有加,让她没有子嗣也坐上了贵妃之位,想必也是这个原因,她才在七年前趁机收了个养女。
“如此说来,你也算是本宫的妹妹了。”宁云舒淡淡说着,语气平静。
陶婉乔语气活泼,笑容更加明媚:“承蒙长公主不嫌弃臣女!”
宁云舒淡淡一笑放下手中酒樽,既是萧贵妃亲手调教出来的人,怪不得缺心眼。
“姐姐。”陶婉乔甜甜唤了一声,但始终与她保持着距离,“敢问姐姐,张大人可是犯了什么事儿?”
宁云舒微微挑眉:“何出此言?”
陶婉乔看了一眼桂嬷嬷的方向:“臣女认得张大人身边那嬷嬷,是姐姐殿中之人。”
宁云舒看着面前的女子,若非是一直关注着张知熹的一举一动,如何又能第一时间便发现他身旁多了人。
此女应及笄已有两年了,至今也未能如愿嫁给心仪之人,看来是落花有情流水无意。
想及此处,宁云舒又不禁朝张知熹的方向看了一眼,彼时桂嬷嬷已经离开,他则继续端正坐着,似未发生过任何事情。
“贵妃没教过你?宫中之事少打听。”宁云舒冷冷说道。
陶婉乔表情僵住,笑意退去。
不过一个和过亲的公主罢了,竟也摆这般大的架子,不像陌雪姐姐,身份尊贵,却待她亲如姐妹,从不会这般!
她咬了咬唇垂眸欠身,隐忍道:“是妹妹多嘴了。”
桂嬷嬷彼时也走了回来,陶婉乔见状也识趣地俯首退下吃瘪地回到了萧贵妃身旁。
“公主,张大人说宴会名册是大殿下交给他的,他以为是您的吩咐,遂未再将名册递呈。”桂嬷嬷附耳禀告。
宁云舒闻言目光看向对面的宁煜,他此刻正洋洋得意地与身侧之人攀谈,二人目光时不时还朝她的方向看来。
“嬷嬷觉得今日这名单可有何奇怪之处?”宁云舒收回视线询问。
桂嬷嬷毕竟是宫中的老人,常也会受到调遣去各宫临时当值,所以也是认得些人。
她仔细环视了一圈,道:“今日在场的生面孔皆是青年男子,如今正与大殿下攀谈那位老奴有些印象,应该是兵部侍郎之子,两年前在一场宴会上调戏宫女被皇上罚过终身不可入仕途......”
桂嬷嬷面色凝重,压低声音道,“依老奴看,今日名单是大殿下所拟,来的又都是适婚青年,难不成是想要替公主您......择驸马?”
宁云舒掩唇冷笑,连桂嬷嬷都能看出来,宁煜的心思简直不要太明显。
他宁愿使出这种卑鄙的手段也不愿意她留在宫中碍他眼是吗?
从七年前宁陌雪出现后,她在他的眼里处处不如宁陌雪,早已经多余的那个。
尤其是当初在冷宫时,他那一巴掌,似到现在还会疼。
可她明明只是命太监将宁陌雪骗到了冷宫说了几句威胁的话想让她说出换和亲令牌的真相罢了,在宁煜的眼中却是她为了不去和亲要将宁陌雪逼上绝路。
他怎么就不肯信她呢......
“姐姐。”耳边传来宁陌雪的声音。
宁云舒侧目看去,今日宁陌雪身着一袭鹅黄广袖裙,圆润精致的脸颊略施粉黛,国色天香之姿在这殿中分外惹眼,招来不少男子暗中窥探。
“姐姐,我来同你坐,与你解乏。”宁陌雪轻言细语,举手投足都如水般温柔。
“歌舞尚好,岂会乏味。”宁云舒面不改色。
宁陌雪坐下,面露委屈:“姐姐可还是对当年之事耿耿于怀?可我真的什么也不知道,我、我真的不知......倘若当初抽中和亲令牌之人是我,我定会毅然和亲。”
她语气分外真诚,眼中满是无辜。
宁云舒闻言失笑,直直盯着她的双眼:“如今天下动荡,妹妹现在想和亲,匈奴也好,柔然也罢,多的是选择。”
宁陌雪霎时哑口无言,她本就是害怕面对宁云舒的,可今日受皇兄之托前来与宁云舒介绍殿中的各路青年才俊,她努力说服自己面对恐惧如方才一般勇敢说出那番话,岂料宁云舒会这样回答。
宁云舒看着她脸上紧张的神色,忍不住失笑,眼中满是戏谑与讽意:“你倒不用担心,父皇如此宝贝你,怎么舍得?且你与沈将军婚约在身,他也不舍。”
宁陌雪脸上的紧张没有减退分毫,眼前之人越是这般毫不在意,她心中越是觉得惶恐不安。
宁云舒还故意提及琰哥哥,可是心中是有何盘算?
当初她对琰哥哥爱得那么轰轰烈烈,即便她去和亲了,如今七年已经过去,她对琰哥哥定还是余情未了的......
该怎么办,琰哥哥如今又是什么想法?
宁陌雪心下慌乱朝对面沈琰的方向看去,恰好沈琰正放下酒樽抬头看来,可他的视线却是直直落在了一旁宁云舒身上。
宁陌雪柔荑紧握,一时间呼吸都乱了节奏。
彼时,丝竹声骤停,舞姬纷纷退下,但见对面一道身影站了起来朝殿中央而去。
众人都纷纷疑惑,只有宁云舒,凤眸弯成一道新月,嘴角不自觉勾起了笑。
这抹笑意恰巧落到了对面沈琰眼中,而沈琰那倏然拧起的眉头又被宁陌雪捕捉到。
殿中央,张知熹朝殿上行揖礼:“陛下,微臣不才,今日献琴一曲以贺长公主回宫之喜。”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这还是那个风光霁月的张大人吗?!
朝臣眼中的大肃第一狷介之士,女子眼中的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梦中情郎,如今竟然在接风宴上要为长公主献艺?!
宫中年年宴会无数,众人都知晓张大人一手琴技冠绝天下,可就是皇上寿宴都不曾见他献上过琴艺!
今日太阳必定是打西边出来了!
“张卿......当真?”皇上脸上亦是充满困惑与惊异。
张知熹目光示意,一旁宫人将早已备好的长琴与案椅都迅速搬了上来。
众人见其是真的要抚琴,霎时都纷纷屏息以待。
席间,陶婉乔眼神既是期待又充满了嫉妒。
在她心中犹如九天神明一般不可亵渎的张大人竟然会为了宁云舒那样的女人抚琴!
那样一个肮脏不堪之人,怎配得上张大人替其抚琴!

宁云舒疼得双眼紧闭,脑子里一直在搜寻记忆中的人,太医院还有哪些人在,何人才能放心传召过来给她看病......
“泉仁、泉仁可还在?”脑海里只出现这么一个人。
她记得泉仁是李院判的弟子之一,当初她在宫里有个头疼脑热都是李院判亲自为她看诊。
她之所以对泉仁有印象,是因为当初他只是一个七品医师,因为在宫中没有依仗常受到同僚欺负,有一次他受欺负,她正巧遇见出言替他解围,从此众人知道他得她照拂,也不敢再随意欺负他了。
如此算来,她也算是对他有恩。
“泉仁,泉院判?”桂嬷嬷诧异,“好,老奴这就去请他过来!”
宁云舒没想到当初那个受人欺负的小医师如今居然已经取代了他师傅的位置成了太医院的院判。
一切,还真是令人意外。
不多时,桂嬷嬷领着一人回到殿中。
那人手中提着木箱疾步来到榻边:“微臣泉仁见过长公主!”
宁云舒额间冒着虚汗,睁眼看向他,三十出头的年纪,面容清瘦,与七年前变化倒不大。
她伸出手去,泉仁立刻上前搭脉。
“公主,老奴去门外候着。”桂嬷嬷识趣地推到寝宫外。
泉仁仔细感受着脉搏,眼神倏地惊愕,试探问道:“公主可是时常下腹坠痛,并伴随恶心头疼?”
宁云舒收回手,眸色凛冽:“不必再问,泉太医医术高超心中已有答案,只管对症下药便是。”
泉仁眼中难掩震惊。
七年前他只是一个小小医师,有幸得面前这位公主庇佑,也才有了如今的一切。
那时候的公主,在他的眼中就是天上的神女,是熠熠生辉的宝石,可......七年未见,如今的公主居然成了这副模样,还染上了......脏病!
不知那匈奴之地是何等龌龊肮脏,不知公主是受到了多少人的凌辱......
他不敢再想,连忙从箱子里取出银针。
“公主,微臣先施针为您止疼。”
他技法娴熟,在宁云舒手上的几处穴位逐一施针,果然她下腹的坠痛和浑身的不适感都减轻了不少。
“本宫这病,可能痊愈?”宁云舒询问。
泉仁微微点头:“公主放心,这病不难治。”
“可我听说,此病最是难根治,常会复发?”她反问。
当初在匈奴的时候,她也照着医术上采过不少草药治疗,可病情却时好时坏,无法根治。
泉仁一直垂着视线不敢看她,语气中不掩有几分尴尬:“公主,此病实则易治,之所以容易复发,并非病理困难,而是禁欲难。”
宁云舒染上几许疑色:“太医的意思是,只要禁欲,便不会复发?”
“是。需要根治以后再行房事。”
她的眸色渐沉,隐约泛着几许凶光。
可她从未行过房事,为何此病还会反复?!
当初在匈奴初得此病之时,她便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又反反复复,她只以为是此病难以根治,如今看来并不简单。
她倒吸一口凉气,倏地想到了什么。
“呵......”她轻笑,手将锦被拽出了涟漪状。
她早该想到的,这件事情始作俑者是那个女人!
“公主,微臣回去后会给公主开药方,一副是日常饮用,一副是每日熬煮成汤后用以沐浴,坚持三个月,其间不可同房,此病自会痊愈。”泉仁起身拱手禀告。
“多谢泉太医。”宁云舒打量着眼前之人,眼中带着几分考量之色。
泉仁倏地跪下:“公主当年大恩微臣没齿难忘!如今能有机会替公主效犬马之劳微臣荣幸之至!”
宁云舒波澜不惊,道:“嗯。今日之事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太医可明白?”
“是,微臣今日奉命来替公主看诊,公主因月事导致气虚体弱身子不适,需要以药调理。公主日后所有的药,都由微臣亲自抓熬。”
闻言,宁云舒满意颔首:“辛苦太医。”
泉仁轻吸一口气,再次行礼:“公主好生休养,微臣这就去抓药。”
“嗯。”
泉仁走后桂嬷嬷便进来,关切上前替她擦额头的冷汗。
“公主感觉可好些了?”
“嗯。”宁云舒看着眼前的嬷嬷,心底一阵温暖与欣慰。
此番之事,她做得不错,倒是个如今为数不多可以暂时信任的人。
桂嬷嬷颔首,松了一口气,道:“泉院判医术高超难得,皇上命其专门负责照顾明珠公主的身子,替其诊疗哮症。老奴本还担心请不动他,不曾想他听到是公主立刻便赶来了。”
“他如今是宁陌雪专用太医?”宁云舒拧眉。
父皇倒真是偏心得紧,最好的太医不留着自己用,却给了宁陌雪。
“是,公主是担心今日之事......”桂嬷嬷询问。
宁云舒想了想,道:“派人下去查查泉太医的底细。”
凡事皆有万一,这世间也没有绝对值得她相信的人。
但蛇有七寸,只要拿捏了便不足为惧。
“是,老奴明白!”
提到宁陌雪她又才想起方才的事情,侧目看向桌上那瓶伤药,是方才宁陌雪送来的玄武军特有药。
“嬷嬷,那伤药你拿去用吧。”
“可......”
“没有可是,记住,凡是玄武军的东西,日后都不许再出现永宁殿中。若再有人送来,你看着处置便是。”
桂嬷嬷顿了顿,这才明白为何她对那伤药如此抗拒,不仅仅因为那药是宁陌雪送的,更是因为那是玄武军的东西。
玄武军的首领可是那位沈大将军。
当初公主对沈将军的爱有多轰轰烈烈整个皇宫都知晓,如今一朝回朝已是物是人非。
沈将军与明珠公主虽因沈将军还在孝期所以未能成婚,可二人的婚事乃是沈将军自己以军功向皇上求来的。
沈将军对明珠公主的偏爱,亦如当初公主对他一般,人尽皆知。
公主好不容易回来,却要亲眼看着曾经深爱的男子娶另一位公主,心中定然是难过的。
“是。”桂嬷嬷应着,不再推辞。
宁云舒眼神冷了几分,道:“嬷嬷,替我备样东西。”
“公主请讲。”
翌日正午,炙热的阳光洒满皇宫,宫巷的青石板上热浪滚滚。
永宁殿中,几百号宫人齐齐站在院里,其中大多都是宁云舒被封长公主以后内务府新调过来的。
仲夏的阳光晒得人头昏脑涨,宫女太监一个个顶着烈日口干舌燥,但前方桂嬷嬷恶狠狠扫视着,众人不敢有任何怨言。
终于,殿门推开,宁云舒着一袭清凉的裙裳缓步走出来,站在屋檐的阴凉里睥睨殿下众人。
“奴才(奴婢)见过公主,公主千岁!”众人齐齐行礼。
桂嬷嬷迎上来替她扇风去暑,道:“公主,如今殿中宫有宫女一百二十三人,太监一百五十五人,还有侍卫八十七人,全在此处了。”
宁云舒目光扫视,宫人里最小的瞧着不过十二三岁,最大的也不超过二十六。
“嬷嬷你可知,他们今日为何会跪在此处?”她问。
“老奴愚笨。”桂嬷嬷不解她今日将全宫之人召集所为何事,许是要立什么规矩。
她勾唇淡淡道:“人生下来便分为三六九等,这才是他们今日跪在此处根本之因。”
桂嬷嬷怔住,眼中困惑更深。
宁云舒深吸一口气,挥了挥手唤道身后宫女:“东西拿来。”
宫女不敢懈怠,恭恭敬敬地端着托盘呈上。
宁云舒缓缓将其拾起,这是一瓶毒药,名曰“封喉”,只要一滴,便可让人永远也说不出话来。
今日她要,立威!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