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青春小说 > 现代都市 > 大唐:为夺杨玉环,请李隆基归天完结文

大唐:为夺杨玉环,请李隆基归天完结文

隔壁小皮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不多时,李瑁就回到了寿王府内。刚一下马车,等待多时的二舅武忠就跑了过来。“王爷,如何?”“圣上是否满意......”武忠欲言又止,神色中更是透出一丝急切。毕竟那香兰是他找来的,若是李隆基感到不满,那别说是他,整个武氏一族怕是都得凉凉。面对武忠的询问,李瑁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抹狡黠,那神情防御一只偷到了腥的猫。“二舅,你就放心吧,父皇应该很满意。”得到李瑁的回答,武忠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满意就好,满意就好,如此老夫就放心了......”看着武忠放松下来,李瑁再度回想起了方才在御书房之中,李隆基看到香兰的神情。在香兰的影响下,想必李隆基对他的警惕也会暂时放松一些。这对他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想到这里,李瑁对武忠吩咐了一句。“二...

主角:李隆基高琛   更新:2025-01-20 14:4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隆基高琛的现代都市小说《大唐:为夺杨玉环,请李隆基归天完结文》,由网络作家“隔壁小皮”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不多时,李瑁就回到了寿王府内。刚一下马车,等待多时的二舅武忠就跑了过来。“王爷,如何?”“圣上是否满意......”武忠欲言又止,神色中更是透出一丝急切。毕竟那香兰是他找来的,若是李隆基感到不满,那别说是他,整个武氏一族怕是都得凉凉。面对武忠的询问,李瑁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抹狡黠,那神情防御一只偷到了腥的猫。“二舅,你就放心吧,父皇应该很满意。”得到李瑁的回答,武忠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满意就好,满意就好,如此老夫就放心了......”看着武忠放松下来,李瑁再度回想起了方才在御书房之中,李隆基看到香兰的神情。在香兰的影响下,想必李隆基对他的警惕也会暂时放松一些。这对他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想到这里,李瑁对武忠吩咐了一句。“二...

《大唐:为夺杨玉环,请李隆基归天完结文》精彩片段

不多时,李瑁就回到了寿王府内。
刚一下马车,等待多时的二舅武忠就跑了过来。
“王爷,如何?”
“圣上是否满意......”
武忠欲言又止,神色中更是透出一丝急切。
毕竟那香兰是他找来的,若是李隆基感到不满,那别说是他,整个武氏一族怕是都得凉凉。
面对武忠的询问,李瑁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抹狡黠,那神情防御一只偷到了腥的猫。
“二舅,你就放心吧,父皇应该很满意。”
得到李瑁的回答,武忠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
“满意就好,满意就好,如此老夫就放心了......”
看着武忠放松下来,李瑁再度回想起了方才在御书房之中,李隆基看到香兰的神情。
在香兰的影响下,想必李隆基对他的警惕也会暂时放松一些。
这对他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想到这里,李瑁对武忠吩咐了一句。
“二舅,香兰的弟弟妹妹那边,还需要你多费些心思。”
“毕竟这是侄儿对她的承诺......”
武忠闻言,笑着回答道。
“王爷放心,老夫已经命人在城内购买了一处房产,将那兄妹二人安置了过去。”
“如此甚好。”
两人说着,一边走进了书房之中。
书房内,大舅武信早已等候在此,三人聚在一起,开始继续商量关于跑马场的事情。
待众人坐定,李瑁抿了一口茶水,看向了大舅武信。
“大舅,关于跑马场的话,侄儿还有一件事情要托付于你。”
武信一听,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王爷请说。”
在武信的注视下,李瑁放下了手中茶盏,徐徐开口。
“侄儿觉得咱们跑马场的那些马夫光会照顾战马还不够,最好能够让他们每一个人都得学习马术和骑射!”
“如果可行的话,最好让他们也学会如何使用马槊。”
武信和武忠听闻此言,不禁对视一眼,眼神中满是疑惑和怀疑。
武信更是紧皱着眉头,眉间形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暗自思忖起来。
自己外甥这要求是不是过于苛刻了?
普通马夫哪里用得上会这些技能?
这些技能可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掌握的!
要想培养这样的马夫,所需要耗费的不仅是时间和精力,还需要大量的钱财。
况且从常理上来说,似乎也没有这个必要......
李瑁看着两位舅舅疑惑的眼神,笑着解释起来。
“大舅,二舅,你们有所不知,侄儿是想打造一个马术明星。”
“就像蹴鞠比赛中那些技艺高超的球员会受到众人追捧一样,我们跑马场的众多马夫若是有此等本领,也会吸引众人目光。”
“两位舅舅试想一下,当这些马夫在跑马场中展示出精湛的马术技巧,如策马奔腾时的矫健身姿,骑射时的精准命中率,以及挥舞马槊时的威武霸气,那将会吸引多少人的目光!”
随着李瑁的解释,武信和武忠眼前仿佛已经出现了相应的画面。
注意着两人的神色,李瑁接着说道:“如此一来,我们的跑马场将会更加出名,会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生意也会更加兴隆。”
“到时候,不仅王公大臣们会更加热衷于来此消遣,就连普通百姓也可能会被吸引过来,跑马场的收益也将会大大增加。”
武信和武忠再次对视一眼,他们的眼神中虽然仍有疑虑,但见李瑁如此坚持,也不好再多问。
武信站起身,拱手行了一礼,就要离去。
“明白了,老夫这就按照王爷所说去安排。”
“大舅莫急,侄儿还没说完......”
说着,李瑁淡然一笑。
他这般行事的真正目的,实则远非表面那般简单!
打造马术明星,不过是个幌子而已!
他内心真正渴望的,是培育出能征善战的猛将。
同时,他打算将跑马场的所有马夫,训练成为精锐的骑兵。
他重现太宗时期那威风凛凛的玄甲军!
李瑁的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那光芒中饱含着憧憬与向往。
他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勾勒出玄甲军排着整齐的队列,手持长枪,如同钢铁洪流般冲锋陷阵的场景。
武信没有注意到李瑁有些异样的神色,满是疑惑的问道:“王爷还有何吩咐?”
在武信的注视下,回过神的李瑁深吸了一口气。
“还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要提高对这些马夫的待遇,另外,再以侄儿的名义,开设学堂,让他们的子女能够有个读书的地方。”
这一次没有等武信和武忠质疑,李瑁便站起身来,踱步到窗前,望着窗外的庭院,缓缓说道:“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对跑马场尽心尽力。”
武信和武忠再度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震惊与感动。
武信心中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他从未想过自己的外甥,竟能有如此深远且仁慈的想法。
提高马夫待遇,这在以往是他们几乎不敢想象的。
在这个等级分明的时代,底层劳动者的权益往往被忽视,而李瑁却能关注到这一点,怎能不让他震惊?
更别说还要为马夫子女开设学堂,这是何等的胸怀与远见!
武信感动于李瑁对这些底层人民的关怀,他仿佛看到了那些马夫子女们未来充满希望的眼神,也看到了跑马场因为这份关怀而可能焕发出的全新生机。
想到这里,武信神情激动,拱手一拜。
“王爷此言大善。”
“老夫这就命人着手准备。”
然而,武信和武忠不知道的是,李瑁此举只不过是为了收拢这些马夫,用这个学堂来“圈禁”他们的孩子,以此来确保马夫们对他的忠心。
送走了武信和武忠后,李瑁伸了个懒腰。
只要跑马场按着他的预期发展下去,玄甲军的重现,指日可待!
心情大好的李瑁摩挲着下巴,喃喃自语。
“也不知道那些厨子学的怎么样了......”
“来人,让那些庖厨准备准备,本王要校验一番他们这些天的成绩。”
“是,王爷。”

顶着那张肿胀如猪头般的脸,高琛一路跌跌撞撞地赶回了兴庆宫。
不顾一切地大步冲进了御书房。
一踏入御书房的门,高琛便“扑通”一声重重地扑倒在地。
紧接着,便开始低声啜泣起来。
任由眼泪鼻涕在脸上横流,声音中充满了委屈与悲愤。
“还请圣上为奴才做主啊。”
“奴才今日按照圣上的旨意,毕恭毕敬地前去给寿王传达口谕。”
“哪知那寿王,简直是蛮横无理、嚣张跋扈到了极点!”
“奴才刚宣读完圣旨,他二话不说,便猛地冲过来,狠狠地给了奴才一巴掌,这打的哪里是奴才的脸,分明就是对圣上不敬啊!”
他用手比划着,仿佛在重现当时的场景,让人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寿王的蛮横。
“要是仅仅如此,奴才也就忍气吞声了,可那寿王他居然还口出狂言,声称要将寿王妃以七出之条,无后之罪,押入道观之中,日夜诵经赎罪!”
高琛一边哭嚎着,一边不停地抹着眼泪,那泪水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不断地流淌下来。
李隆基端坐在龙椅上,眼神专注而深邃,静静地翻阅着手中的书籍,丝毫没有受到高琛哭嚎的影响。
见李隆基毫无反应,高琛继续添油加醋地说着李瑁的坏话:“圣上,寿王恃宠而骄,抗旨不遵,公然违抗皇命。”
“此等行径简直是胆大妄为,罪不可赦啊!”
听到这里,李隆基才缓缓抬起头,淡淡地瞥了高琛一眼。
那一眼,看似平淡无奇,却让高琛心中一颤。
连忙低下头,不敢再发出一丝声响,生怕再次触怒皇帝。
李隆基沉默片刻,随手扔给高琛一块金牌,语气平淡地说了一句。
“把寿王押来。”
高琛接过金牌,如获至宝,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有了这枚金牌,这次他倒要看看那寿王还如何能嚣张得起来!
可就在这时,门外传来禀报声。
“启禀圣上,寿王求见。”
李隆基面无表情,冷冷地吐出一个字:“宣。”
得到李隆基的授意后,李瑁有些拘谨的走进御书房。
纵使心中对这位便宜父皇的无耻行径感到震怒,但他现在只是一个日益失宠的皇子,只能暂时压制住心中的怒火,满是谨慎的拜倒在地。
“儿臣参见父皇。”
李隆基仿若未闻,依旧专注地翻阅着手中的书籍,对跪在地上的李瑁置之不理。
御书房内弥漫着死一般的沉寂,这种沉默仿佛有形之物,重重地压在李瑁的心头,让他感到呼吸困难,紧张和压迫感如潮水般袭来。
就这样一直跪在地上,不敢起身。
而一旁的老太监则阴沉地偷笑,心中暗自得意。
“哼,寿王啊寿王,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看你这次还如何猖狂。”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李瑁的额头开始冒出细密的汗珠,双腿也因为长时间的跪拜而变得麻木,但他不敢有丝毫怨言,只能默默忍受着这种煎熬。
直到片刻后,李隆基才放下书籍,眼神扫了过去。
轻轻一挥手,左右侍从连忙退下。
高琛见状,也朝着李隆基躬身行了一礼,得意洋洋地越过李瑁退了下去。
待屏退左右,李隆基这才缓缓开口。
“说说吧,为何抗旨?”
声音平淡无奇,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瑁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紧张,缓缓开口道:“父皇,儿臣并非抗旨,而是此事关乎父皇的名声。”
“杨玉环毕竟是儿臣的妻子,亦是父皇的儿媳妇,若是父皇着令儿臣休妻而后接入宫中,恐会遭天下人诟病,有损父皇的圣明。”
“再者,杨玉环不能生育,不能为父皇延续香火,于皇室而言,此乃大忌。”
听了李瑁这番话,李隆基微微皱眉,反问道:“可是不愿?”
眼神中更是透露出一丝怀疑,似乎在审视着李瑁的真实想法。
李瑁心中一颤,赶忙叩首,言辞恳切道。
“父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儿臣的命都是父皇给的,别说是一个女人,就是献出生命也在所不辞。”
“儿臣绝无不愿之意,只是担忧此事对父皇不利。”
李隆基沉默片刻,再度开口:“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李瑁微微抬头,谨慎小心的回应道。
“如今儿臣已挑选道观,令杨玉环诵经赎罪。”
“只需一年,父皇便可暗中篡改杨玉环姓名户籍,如此方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接着,为了稳住李隆基,李瑁话锋一转,哽咽道。
“自母妃离世之后,父皇忧思成疾,还要日夜操劳政务,儿臣每每想起都心痛不已。”
“儿臣深知父皇的辛劳与不易,只愿能为父皇分担些许忧愁。”
“此次之事,儿臣也是一心为父皇着想,生怕此事有损皇室威严,怕父皇遭天下人口诛笔伐。”
“还请父皇明察!”
李隆基斜眼扫视着李瑁,心中暗自思忖:“十八郎莫不是在装模作样?”
“他真的会替朕着想?”
但表面上,他依旧不动声色,保持着沉默。
见李隆基没有回应,李瑁心中不禁有些忐忑,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
“父皇,儿臣对父皇的忠心天地可鉴。”
“儿臣愿意为父皇做任何事情,只求父皇能保重龙体,莫要太过操劳。”
李隆基的心中依旧萦绕着疑虑,思绪如同一团乱麻,难以理清。
可转念仔细一想,十八郎此言,确有几分道理。
此事一旦传扬出去,必遭文武百官反对。
届时,天下之人又会如何看待他这位被尊称为“圣上”的帝王呢?
作为一国之君,名声高于性命,大过于天!
一个小小的决策都可能引发无数的议论和评价,更何况是这样一件涉及伦理道德的大事。
想到这里,李隆基微微点头,开口说道:“罢了,朕便多等上一年。”
李瑁闻言,连忙叩首,言辞恳切地说道:“儿臣定竭尽全力为父皇分忧解难,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嘴上这么说,可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又是另一番想法。
多等上一年?
等着吧!
一年内,我必让你这个老不羞的退位!

次日一早,整个兴庆宫一片忙碌。
大量宫女和太监的身影在宫中来回穿梭着,羽林卫也一改往日,一个个握紧武器,提高了警惕。
只因,圣上李隆基将在今日出宫!
礼部的官员和司礼监的太监更是彻夜未眠,整理着仪仗,备好了行銮。
终于,在宫女侍奉下,身穿龙袍的李隆基坐上了行銮。
“起驾!”
随着高琛一声高呼,庞大的队伍驶出了兴庆宫。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播开来。
各方百姓在李瑁刻意的宣传下,早早便得知了圣上今日要出宫的消息。
这个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百姓们的心中涌起了无尽的好奇与期待,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牵引着他们,纷纷从家中涌向街头。
街道两旁早已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听说圣上今日要出宫,是为了去那新开的酒楼?”
“可不是嘛,据说那些酒楼菜品不仅美味,价格也颇为低廉,没想到连圣上都惊动了。”
“等今日过去,咱们也去那酒楼尝尝,能让圣上驾临的酒楼,菜品想来味道定不会差!”
“先别说这些了,咱们今日要是能一睹圣颜,那将是何等荣幸?”
......
随着时间的推移,街道上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的议论声也越来越大。
大家都在静静地等待着,期待着能亲眼目睹李隆基的风采,见证这难得的盛事。
“来了,来了!”
不知是谁高喊了一声,瞬间打破了这紧张而又充满期待的气氛。
人群立刻骚动起来,如同汹涌的海浪一般向前涌动。
“我看到了,乖乖!这也太壮观了!”
“嘘,小声点,可别惊扰了圣上。”
当李隆基的行銮渐渐走近,人们终于看清了那壮观的景象。
华丽的马车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车身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栩栩如生。
拉车的骏马高大健壮,鬃毛随风飘动。
周围的羽林卫们身着鲜亮的铠甲,手持兵器,威风凛凛。
鼓乐声震耳欲聋。
百姓们纷纷跪下行礼,口中高呼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听着行銮外传来的高呼声,李隆基示意高琛卷起帘子,轻轻一扫。
片刻后,随着帘子放下,李隆基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神色平静地闭上了眼睛。
当行銮穿过人山人海,抵达酒楼时,早早等候在此的李瑁和一众闲散王爷、王孙贵族早已在那里恭敬地跪地迎接。
“儿臣(臣等),参见父皇(圣上)!”
被高琛搀扶着走下行銮的李隆基缓缓抬眼,扫视众人,微微颔首。
“平身吧。”
李瑁等人连忙起身,李瑁微微躬身,脸上带着恭敬的笑容、
“父皇,儿臣在此恭候多时,一切皆已准备妥当,请父皇品鉴。”
一众王爷和王孙贵族们也都纷纷站在一旁,神色拘谨而又带着几分讨好,小心翼翼地迎合着。
李隆基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眼神中并无太多波澜。
“带路吧!”
“父皇这边请。”
在李瑁的引领下,李隆基迈着稳健的步伐,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酒楼。
酒楼内早已布置得金碧辉煌,绫罗绸缎装饰着墙壁和桌椅,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气息。
一楼大厅中央,更是坐落着一个独特的开放式厨房。
打量着酒楼内新奇的布置,李隆基面无表情,内心却有些期待起来。
十八郎这酒楼,倒还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只是不知道那些庖厨的厨艺,是否真的像朕听闻的那般?
想到这里,李隆基看向李瑁。
感受到便宜父皇的目光,李瑁会心一笑,大步走向开放式厨房。
然而没有人注意到的是,在转身前,李瑁对着人群中自己的家奴使了个眼色。
那家奴见状,不动声色地盯住了人群中的高琛。
而在众人的注视下,李瑁对着早已准备就绪的庖厨们吩咐道。
“开始吧!”
“是,王爷。”
庖厨们没有一丝迟疑,迅速在炉灶前忙碌起来,动作娴熟而敏捷。
很快,先是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瞬间弥漫在整个空间,让在场的人不禁垂涎欲滴。
接着,众人的目光被厨师们的精彩技艺所吸引。
厨师们将食材高高抛起,又稳稳接住,手中的锅铲上下翻飞,火焰在锅中跳跃。
锅中的菜肴在火焰的舔舐下,不断地翻滚着,颜色渐渐变得金黄诱人,散发出迷人的光泽。
不一会儿,一道道精美的菜肴被端上了桌。
每一道菜都带着精美的雕花,宛如一件件艺术品,赏心悦目。
李隆基看着眼前的美食,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恢复平静,微微点了点头。
这世间,竟还有如此精美绝伦的菜肴!
花样如此之多,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
思忖片刻,李隆基看向李瑁的目光柔和了许多。
亲自将最后一道菜端上桌,李瑁恭敬一笑。
“父皇,请慢用。”
“嗯。”
一直面无无表情的李隆基接过高琛递来的筷子,轻轻夹起一口菜肴放入口中,细细品味。
那美味瞬间在口中散开,李隆基的面部肌肉微微放松,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愉悦。
妙,妙啊!
这菜肴,着实好吃!
愉悦之下,李隆基又品尝了其他几道菜肴,脸上虽仍保持平静,但眼神中的愉悦却更明显了一些。
“不错!”
面对李隆基的赞誉,李瑁拱手一拜。
“多谢父皇夸奖。”
“这些庖厨每日都在勤学苦练,只为了给父皇坐上一顿美味佳肴。”
“儿臣斗胆,恳请父皇赐名。”
李隆基点了点头。
“就赐名‘寿王宴’吧!”
话音刚落下,高琛就识趣的开口捧场。
“圣上英明!”
“此等美味佳肴,不仅口感绝佳,更能让人心情舒畅,若每日食之,必定能使人长寿!”
说着,高琛嘴角浮起一抹冷笑。
咱家这么一说,圣上定会将这些庖厨都收进宫中!
如此一来,看你还如何经营这酒楼!
李瑁见状,也大步上前,躬身一拜。
“谢父皇赐名,此名不仅仅是对这桌美食的赞誉,更是蕴含着对国家繁荣昌盛、百姓长寿安康的美好期许。”
“儿臣拜谢父皇为百姓赐福!”
李隆基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眼神中并没有太多的欣喜,只是多了几分满意的神色。
“拿纸笔来。”
一旁的高琛连忙从侍女手中端过笔墨纸张,呈到了李隆基面前。
接着,李隆基提笔在纸上写下“寿王宴”三个大字。
李瑁拜倒在地,双手高举过头,恭敬地接过了那张纸。
“谢父皇赐名。”
“嗯。”
“不错!”
“十八郎有心了。”
说完,李隆基起身往酒楼外走去。
“儿臣恭送父皇。”
但眼看着走到酒楼门前,李隆基身形一顿,转身看向了还跪在地上的李瑁。
“十八郎,让那些庖厨入宫吧!”
“儿臣遵旨。”
“请父皇放心,儿臣等下便亲自送去。”

看出魏朝的心思,李瑁缓和了神色:“魏太医不必这般,本王所求之事十分简单,只需要魏太医将日后圣上所服用的药方抄录一份即可。”
“若是这点小事,魏太医也不愿,本王也不好说出魏太医妻儿此时所在。”
魏朝惊怒,他猛然站起身:“王爷!”
不等他质问,李瑁好言道:“本王不是狠毒之人,只是让人照顾魏太医的妻儿几日,魏太医,你可考虑清楚了。”
魏朝年近四十才得一子,平日里十分宠溺,此刻他哪里还敢拒绝。
勉强的挤出笑容,魏朝拱手:“王爷所言之事,我应下了。”
李瑁将黄金和魏朝一同送出,这才离开此处。
翌日。
长安城,寿王府内。
李瑁身着玉白色锦衣高坐,端着冒热气的茶水走神。
小厮匆匆进门:“王爷,您要组织一场马术大赛的事已经传遍了京城。”
“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吗?”
李瑁搁下手中茶杯,神色淡然。
他有意安排下,两三日的功夫就令京城众人争先参与,就连朝中官员都有几分意动。
小厮恭敬答话:“王爷放心,您所说的事没有任何差错!”
李瑁颔首,眉眼间流露出几分势在必得。
待马术大赛结束,他心中谋划也能更近一步。
与此同时,御书房内。
高琛躬着身子为李隆基奉上茶水,瞥见桌上的画卷,张口便是称赞。
“圣上画技又精进了,只怕这世间无人能与圣上相比。”
李隆基微微颔首,他难得一时兴起画下这美人画,此刻自然对高琛的恭维十分受用。
接过茶水,李隆基一边喝茶,一边欣赏着画作。
高琛状似不经意的开口。
“圣上,今日这寿王殿下的跑马场十分热闹,可要出宫转转?”
“哦?有何热闹?”
李隆基眼中闪过一抹疑惑,京中又发生了何事。
“圣上有所不知,寿王今日在皇家马场内组织了一场马术比赛,听闻京中闲散王爷,各路节度使府中公子都已前去。”
“寿王殿下手中有酒楼,所赚取的银钱不少,而如今又组织马术比赛,不少闲散王爷节度使进行押注,这般下来,寿王殿下怕是成了最有钱的王爷。”
“更何况寿王殿下手段非常,笼络人心也不在话下,奴才担忧组织马术比赛的寿王殿下,恐怕不仅是为了钱财!”
李隆基摩挲着茶杯,沉声问道。
“以你之见,寿王此举为何?”
听到这话,高琛心头大喜,明面上却是一脸沉重的开口。
“圣上,寿王殿下此举为的是结党营私!”
“还请圣上明察!”
李隆基看向高琛,眸光微沉,看起来好似将话听进了心里。
就在高琛打算继续添油加醋时,李隆基抬手拦下:“既然如此,你便好好查一查,寻到证据再说此事。”
话音落下,李隆基摆摆手就让高琛出去。
“奴才谨遵圣命!”
高琛带着得意神色退出大殿内,有皇帝这话,他彻底安心了。
等到他寻到证据,就是报仇之时!
回到内务府,高琛立刻召来小喜子,在他耳边吩咐了几句。
与此同时,跑马场。
京中有头有脸的人都到了马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相谈甚欢。
为了这次马术大赛,李瑁特意寻来无数的良马供众人挑选。
“这寿王殿下所组织的马术大赛还真是热闹,我看好几位节度使都在。”
“别说节度使,京中无事的皇子王爷都来了,今日这大赛要是能押对,至少这个数。”
来过几次的人低声说着,眉眼间满是兴奋。
一处角落中,几位气度不凡的人颇有几分高傲的神色。
“没想到京中百姓也来凑了个热闹。”
“寿王殿下未曾设立门槛,百姓自然也能前来。”
某位节度使笑吟吟的说着,忽而瞥见李瑁的身影。
“寿王殿下来了。”
闻言,众人纷纷迎上前:“寿王殿下!”
李瑁笑着点头示意,开口寒暄:“多谢诸位大人捧场,今日这马场中的马可是本王亲自筛选入场,绝对能让诸位大人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本王还有些琐事未曾处理,若是有什么不明白之事,恐怕得稍等片刻。”
“寿王殿下先忙,一会我们也好寻王爷帮我们挑选一番。”
另一节度使出声道。
暂且远离了众人,李瑁朝着某处走去。
跑马场占地广阔,专门其中修建了几处院子,方便整理账册等等。
李瑁不紧不慢的走进一间庭院。
几位小厮正忙忙碌碌的在搬东西,见到他前来,立刻行礼。
“参见寿王殿下!”
李瑁推开屋门。
屋内的小厮连忙道:“王爷,这是押注的情况。”
粗略看完,李瑁心中有了数:“马场人多混杂,你多安排些人仔细盯着,别到时候闹出乱子。”
“是!”
小厮领命离去。
没多会,李瑁重新回到马场之中,眨眼间就被人围住。
挺着圆滚滚肚子的中年男人凑上前来:“寿王殿下,这马看着都相差不多,可否指教一二?”
“想要押对马,我等实在有些拿不准,不知寿王殿下有什么特殊的法子。”
好几人迫不及待的问出口。
马术大赛是个新奇玩意儿,还能赌上两把,他们自然上心。
早料到他们会找上自己,李瑁眉眼间浮现出无奈之色,故意看了看四周。
人满为患的跑马场里不少人朝着他们看来。
“想要赢下赌注很简单,只是此地不适合谈话,诸位随本王换个地方吧。”
“寿王殿下这是何意?”
有人迟疑,对李瑁生出几分警惕。
李瑁淡淡一笑:“马术大赛押注的人成百上千,你们想要必赢的法子,别人也会想要,可若是人人都知晓了,那这马术大赛还有何意义。”
“当然,你们信不过我,也可凭借运气。”
他话说得坦然。
“寿王殿下,你们这是在说何事?”
恰好此时,独自前来跑马场的一位中年男人好奇问道。
李瑁看清来人,心头微讶,神色却露出几分无奈,没有半点遮掩的意思:“几位大人想要赢下赌注,本王有心教授,可惜几位大人似乎信不过本王。”

听闻高琛此言,李瑁不禁冷冷地哼笑一声。
“哼。”
“高公公,本王在跑马场时,与马夫同吃同住。”
“本王更是将属于自己的那一成利益拿出,用以开设酒楼,所有钱财皆全心投入到酒楼的运营之中。”
“诸如购买各类食材、置办各种器具等诸多方面,何来为己谋私之说呢?”
说到此处,李瑁目光炯炯如炬,紧紧地锁定了高琛。
李瑁的这番言辞,使得高琛再度陷入哑口无言的境地。
他只是静静地伫立在那里,紧咬着牙关,脸上虽未显露出过多情绪,但眼底深处却暗藏不甘与恼怒之色。
眼见高琛不再言语,李瑁转而面向李隆基,接着说道:“其次,儿臣所开设的这些酒楼之所以未曾命名,实则还有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儿臣认为,这等荣耀之事理应由父皇亲自赐予。”
“毕竟,这些酒楼若能有幸获得父皇的赐名,那必将是无上的荣光。”
“父皇您试想一下,当百姓们听闻酒楼之名是父皇御赐,定会对父皇的恩泽感恩戴德,也能让天下百姓更为深切地感受到父皇的浩荡恩泽。”
李瑁话音刚落,李隆基不易察觉地微微皱了皱眉,内心深处隐隐生出一丝排斥之感。
此时,高琛仿佛敏锐地洞察到了李隆基的心思,原本还哑口无言的他,当即站了出来。
“圣上乃九五之尊,这酒楼之事,还当慎重考虑。”
他说话时,微微垂首,用余光偷偷瞥了一眼李隆基,只见李隆基满意地扫视了自己一眼。
仅仅这一眼,便让高琛心中暗暗得意,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微笑,但那笑意中却透着一丝阴险。
哼,寿王竟然妄图让那些贱民得到圣眷?
真是痴心妄想!
圣上可没有那么好糊弄!
接着,高琛看向李瑁,神色尽显得意。
然而,在高琛的注视之下,李瑁却依旧从容不迫地回应道:“父皇,太宗皇帝曾言,‘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天下应当以民为本!”
“儿臣开设这些酒楼,也是为了让百姓能够品尝到美味的食物,这难道不是契合太宗皇帝的教诲吗?”
听了李瑁的这番话,李隆基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太宗皇帝曾说过这番话?
仿若太宗皇帝确有说过,可具体言论朕已然记不清了......
不过十八郎这番话,倒也颇有道理啊!
思忖片刻之后,李隆基看向了李瑁。
李瑁见状,继续说道:“故而,父皇,儿臣以为,您亲自去品尝这些酒楼的菜品,有诸多益处。”
“其一,可以检验这些厨子的厨艺水平。您想想,若菜品不佳,那些厨子入宫之后,因技艺不精而被处斩,岂不是白白丢了生命?”
“如此一来,更能彰显父皇的仁德。”
李瑁一边说着,一边继续密切注意着李隆基神色的细微变化。
“其二,则是能够彰显皇恩浩荡,父皇肯放下身段与民同食,与民同乐,亲自提笔赐名并将这美味传遍天下。”
“届时,天下百姓必将父皇的恩德铭记于心,使其千古流传。”
听到这里,李隆基的内心微微一动,那一丝心动犹如平静的湖面泛起的涟漪,虽并不剧烈,却在心底缓缓散开。
李瑁的这番提议,无疑在他的心中种下了一颗渴望的种子。
但李隆基表面神色依旧平静如水,仿若什么都未曾发生,只是眼眸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那光芒中带着几分思索与期许。
十八郎所言,实乃难得之机也!
想到此处,李隆基手指不自觉地在龙椅的扶手上轻轻摩挲,随后微微挺直了身子。
古往今来,有哪个皇帝不想名垂青史,千古流传?
瞧着李隆基久久不语,李瑁心中不禁暗笑。
皇帝说好吃,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广告!
只要这便宜父皇品尝一番,再一赐名,到时候这些酒楼之名自当传遍整个大唐!
如此一来,酒楼就能搞成全国连锁。
你得那虚无缥缈的美名,本王得全国连锁,各取所需!
况且本王明面上说给你八成,但别忘了,这些酒楼和马场可不同,马场是近乎无本的买卖,自己做假账你还能查得出来吗?
有了钱,本王就能以厚礼拉拢大臣!
有了钱,本王就能置办武器盔甲!
有了钱,才能弄到更强壮的战马,养最强的兵!
片刻功夫后,李隆基终于做出了决定。
“十八郎,明日朕将亲临,尝尝你那些菜品。”
“若其果真美味绝伦,朕当亲执御笔赐名。”
说完,李隆基便摆了摆手,示意李瑁退下。
“儿臣告退。”
应了一声,李瑁便恭敬地起身退出了御书房,留下站在一旁满心不甘的高琛。
眼看着李瑁平安离开,高琛握紧了手中的拂尘,那拂尘仿佛都要被他捏碎了一般。
可恶!
竟然再一次让这寿王躲过了圣上的责罚!
更是仅凭几句话,就让圣上改变了主意。
如此下去,咱家要想报仇,怕是没戏了......
想到这里,高琛深吸一口气,用余光偷偷瞄了一眼开始继续批阅奏折的李隆基,眼神中闪过一丝阴冷。
咱家可不会就这么坐以待毙!
......
离开御书房后,李瑁心情大好,一路迈着轻快的步伐向着宫外行去。
可还没走几步,一道倩影从角落悄然走出,叫住了李瑁。
“王爷且慢!”
听到声音,李瑁回头一看,正是被自己送进宫的香兰。
看到香兰,李瑁心中有些疑惑,但还是凑到近前。
“香兰,你这是......”
可还不等李瑁把话说完,香兰便打断了他,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急切与忧虑。
“王爷,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请跟小女子这边走。”
说着,香兰便将李瑁引到了一处无人的偏僻角落。
确认无人跟来后,香兰这才小声开口:“王爷,自小女子进宫以来,圣上都不曾碰过小女子,还请王爷想想办法......”
香兰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委屈和无奈,微微低下头,双手不自觉地绞着衣角,等待着李瑁的回应。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